首页 > 法律知识 > 损害赔偿 > 人身侵权 >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哪些法律规定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哪些法律规定

跳过文章,直接获取专业解读?
来源:律图小编整理 · 2024.05.18 · 1814人看过
导读: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依法对未按法规安置残疾员工的单位征收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各级政府和机构有责任确保资金用于保障残疾人基本权利,并接受社会各界援助。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哪些法律规定

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哪些法律规定

为了充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对未能按照相关法规和政策标准安置残疾员工的国家机关、社团组织、各类企事业单位以及民间非营利性机构等,依法强制征收的专门用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即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关于这部分款项的使用,法律明文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肩负着应有的责任,必须确保残疾人能够享有接受社会各界援助的基本权利。

《残疾人保障法》第十五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康复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并分阶段实施重点康复项目,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增强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如何申报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申报方式如下:

1、残疾人就业情况审核,已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应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所在地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申报上年本单位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并由该机构进行审核。未在规定时间内申报的,视为未安排残疾人就业;

2、申报缴纳地点,用人单位应向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保障金;

3、申报缴费期限;

4、申报缴纳方式,用人单位可以选择网上申报或上门申报的方式进行保障金申报,并对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依照有关规定不需缴纳保障金的用人单位也要进行“零申报”。保障金的缴款方式与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征收的其他税费缴款方式一致;

5、申报需提交的资料,选择上门申报方式的用人单位已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应当提交《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审核确定书》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申报表》;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应当提交《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申报表》。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保障金的,按照《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由保障金征收机关提交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数额外,还应当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滞纳金按照保障金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二条保障金是为保障残疾人权益,由未按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缴纳的资金。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有哪些法律规定”,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网站地图

更多#人身侵权相关

加载更多
更多

人身侵权最新文章

遇到人身侵权问题?
律图专业律师 处理更可靠
快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