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精选解答 > 无罪辩护精选解答 > 如何界定正当防卫

如何界定正当防卫

时间:2024.02.26 标签: 刑事辩护 无罪辩护 阅读:1047人
律师解析:
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它应该符合下列条件:
一、正当防卫所针对的,必须是不法侵害。
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
三、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条
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

高勇律师
高勇律师
17602178039
咨询我

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第一、只有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第二、必须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时候;第三、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而不能对无关的第三者实施;第四、......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取保候审判无罪的几率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解除保释不影响审判结果,它仅保障嫌疑人临时自由。审判无罪与否取决于证据和法律。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未证实有罪前视为无罪。无罪概率取决于案件事实、证据和法律适用,每案独特,无法确定概率。

    浏览量:926 2024-05-30
  • 强制猥亵罪能无罪释放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强制猥亵罪是否能无罪释放,取决于证据的可靠性、犯罪恶劣程度及被告人认错态度等。证据不足或案情模糊,或有法律规定减轻刑罚的情形时,被告有可能无罪释放。然而,审判实践中,被告人需充分证明其行为未触犯刑事法规,才能较易获得无罪释放。

    浏览量:1284 2024-05-29
  • 盗窃罪开庭会判无罪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盗窃罪的定罪需全面评估犯罪事实、证据完整性、被告人的态度、追赃情况及社会危害等。若被告未犯罪、证据不足或存在程序问题,法院可能判无罪。但无罪判决在司法实践中较为罕见。因此,盗窃罪诉讼中被告被判无罪的可能性存在,但并非普遍。

    浏览量:1330 2024-05-28
  • 无罪过事件是什么

    高发星律师

    所谓无罪过事件指欠缺犯罪意识和意志的行为。因为无罪过事件是行为人在没有意识或不受意识支配的情况下进行的行为,所以无罪过事件不会受到刑法的评价。

    播放量:1207 2022-06-08
高勇律师

知恒(上海)律师事务所

知恒(上海)律师事务所骆文龙律师团队聚集了一批擅长刑事辩护、刑事合规以及合同纠纷、房产纠纷等民商事案件的精英律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精准的法律服务。团队主任骆文龙律师执业以来,一直深耕刑事辩护、刑事合规领域,办理过大量的经济犯罪、金融犯罪、职务犯罪以及网络犯罪案件,并为多家公司企业提供刑事合规、刑事控告和反舞弊专项法律服务。

咨询该律师
  • 无罪辩护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1159人阅读

    关于借款合同的法律效力,即便存在倒签或后续补充书写的情况,也不会影响真实的债权债务关系。借款合同是借贷双方之间的信用凭据,对于赖账问题有重要作用。后期补充填写的借款合同,需明确注明借款时间、金额等信息,并确保与实际借款过程一致,才具备法律效力。

  • 公诉案件无罪的可能性大吗

    1253人阅读

    检察院提起公诉后,仍有无罪的可能。法院需根据审理过程和结果作出判决。若犯罪事实清晰且证据确凿,法院应判有罪;若证据不足,法院应判无罪。审理中发现被告人未犯罪,法院也应直接判无罪。

  • 盗掘古文化遗址无罪辩护怎么处理

    1960人阅读

    盗掘古文化遗址罪的构成要件包括:1.一般刑事责任能力人作为主体;2.明知故犯,蓄意侵犯,并有非法占有古文化遗址中文物的目的;3.保护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4.客观行为为盗掘上述古文化遗址。

  • 被告人认罪认罚律师无罪辩护合法吗

    1309人阅读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原则指犯罪者自愿真实认罪、接受指控和量刑建议,并签署书面协议,法院可依法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罚。此制度是司法与个人权利的协商机制,主体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非其代理律师。律师可保持独立辩护权,但当事人选择认罪认罚时,律师进行无罪辩护需审慎,并与当事人充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