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18万律师在线解答
首页 > 合同范本 > 服务合同 > 家政服务合同

2024-05-09

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债务承担归谁

萍乡律师

萍乡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未针对股权转让后原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该如何处理进行具体规定。 然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却明确指出,公司的债务应当由公司所有的财产来负担。 具体而言: 1.股东应按照其投入公司的资金份额对公司负担相应法律责任。 因此,在股东将股权转让给他人之后,公司所背负的债务仍然应该由公司所有的财产来承担。 2.若股东在出资过程中存在虚假出资或其他违法行为,则其需要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条 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 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 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 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 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024-05-09

诈骗用于偿还个人债务违法吗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最近回复:

解析: 在此种情况下,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将所有赃款、赃物如数退还给受害者。 对于任何犯罪分子所获取的违法收入,我们都应该坚决地予以追缴或要求其全额退赔。 尤其是在涉及到金融犯罪的案件中,赃物的追缴工作不仅关乎到阻止和打击犯罪活动的实际效果,也与维护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以及广大民众的出资权益息息相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 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2024-05-09

职务侵占量刑规范化有标准吗

宁德律师

宁德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对于职务侵占罪的量刑,具体细化如下所示: 首先,犯有职务侵占罪行的行为人,一般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律制裁,同时还需接受罚金的处罚; 其次,如果涉案金额达到了巨大的程度,那么违法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样需要缴纳相应的罚金作为惩罚; 最后,当犯罪数额突破了极度巨大的界限时,犯罪嫌疑人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甚至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并且仍然需要承担罚款的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4-05-09

代理代办企业税务注销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九江律师

九江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1.对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而言,若其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了公司解散、企业宣告破产、行政机关撤销等情形,并依照法律法规应结束其纳税义务时,须在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其他有权机构提交注销登记申请之前,携带相关的证明文件及资料,前往税务局的办税服务大厅提出注销税务登记的申请; 2.如果按照相关规定,该纳税人并不需要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其他有权机构进行注销登记,那么他们应该在相关机关批准或宣布终止之日起的15个自然日内,携带相关的证明文件及资料,前往税务局的办税服务大厅提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的申请。 法律依据: 《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八条 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农业税应纳税额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定。

2024-05-09

派出所不立案行政诉讼具体流程是什么

九江律师

九江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1.提起诉讼程序。 在此阶段,面向原告需要撰写起诉状并依法向具有管辖权限的法院提交申请。 2.接受与处理阶段。 法院将在这个环节对于提交上来的起诉状进行严格的审核,若发现符合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起诉条件则会予以受理,反之,若未满足起诉条件的,将会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出具相关裁定。 3.审理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阶段。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024-05-09

行政拘留一辈子都毁了怎么办

九江律师

九江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行政拘留与刑事罪责并非等量齐观,故不存在所谓“人生全盘皆输”之说。 只需勇于改过,积极作为,即可重回正轨。 在此,我寄望每位阅读此文之人能深刻领悟上述要义。 此外,不得不指出的是,一般情况下,行政拘留并不会对户籍信息产生永久性的记录,也就不会对子孙后代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然而,我们仍然需在日常生活中恪守法律法规,成为良好公民,唯有如此,方能推动社会向着更加健康、快速的方向迈进。 衷心期望所有人都能对此有深刻理解。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零三条 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2024-05-09

不发工资说是财务有事违规吗

宁德律师

宁德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有欠发薪资情况时擅自挪用公司财物实属违法之举。 依据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每个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手法对员工应得的薪酬或福利待遇进行克扣或拖欠,否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员工有权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2024-05-09

行政部工作内容是否符合行政法规

萍乡律师

萍乡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要判断行政部门的具体工作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框架,首先需要从如下几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 1.行政行为的法定权力: 即,各行政管理机构是否具备依法发布某种或某类行政命令的法定职权。 2.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原则: 这包括行政管理机构在实施行政行为时,是否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以及其所采取的行政措施是否与中央或地方的法律法规保持一致。 3.行政行为的合理性原则: 即,行政管理机构在做出决策和裁决时,是否依据法律法规、客观事实及充分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体权益之间的合理平衡。 4.行政行为的责任性原则: 即,行政管理机构是否对自身所采取的行政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第二条 行政行为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

2024-05-09

劳务派遣员工的权益如何保障

九江律师

九江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在劳务派遣领域中,派遣员工可依据以下多个途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首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派遣工人应享受到与用工单位直接聘用的劳动者同等的薪资待遇; 其次,劳务派遣机构必须严格遵循不低于当地现行的最低工资水平,每月按时足额地支付给派遣员工相应的薪酬福利; 最后,针对可能出现的工伤事故,派遣公司需承担起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65条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第63条 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无同类岗位劳动者的,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2024-05-09

两被告连带偿还债务时如何分配责任

九江律师

九江律师 最近回复:

解析: 您们两位可先行协商,各分担一半的还款责任,若协商无果,在法院强制执行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其中一方全额承担所有债务的情况。 倘若已经全额偿还了债务,您还可以向另外一方进行追偿。 而在此过程中,法院所作出的判令是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即债权人有权选择同时、依次或者针对不同的连带债务人要求履行整体或者局部或是仅要求某人某次履行全部或部分的还款义务。 被请求的债务人不得以其已承担的份额超过自身应负的比例为理由,提出任何形式的抗辩。 只要债务尚未完全清偿完毕,每一位连带债务人无论其是否曾因债权人的请求而清偿过债务,对于未清偿的债务部分,均负有清偿的法律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条 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 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 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